要牢牢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神灵魂。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,而是要改造客观世界,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神灵魂。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思想,不是一门单纯的学说,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工具。
以下是2020年广州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,供考生复习。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题1分,共20分)
1.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( )
A.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
B.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
C.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
D.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
2.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( )
A.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.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
C.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.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
3.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,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,却破坏了草原植被,造成土地荒漠化,一遇大风,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,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。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( )
A.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
B.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
C.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
D.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
4.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,就是要坚持( )
A.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.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
C.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.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
5.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,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( )
A.政治关系 B.生产关系
C.阶级关系 D.思想关系
6.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( )
A.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.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
C.产品分配不公、收入差距加大 D.不同地区、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
7. 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,可分为( )
A.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.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
C.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.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
8.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( )
A.购买阶段 B.生产阶段
C.销售阶段 D.流通阶段
9.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( )
A.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
B.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
C.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
D.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
10. 意识的本质是( )
A.各种感觉的综合 B.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
C.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.“绝对精神”的体现
二、多项选择题(每题2分,共20分)
1.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()
A.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.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
C.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.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
2.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( )
A.“绝对精神”是世界的本质B.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“理念”的影子
C.物是感觉的复合 D.“理”是天地万物之根
3.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( )
A.水是万物的本原 B.火是万物的始基
C.万物由土、金、木、水、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D.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
4. 意识是( )
A.人脑的分泌物B.人脑的属性和机能
C.神的启示 D.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
5. 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包括()
A.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B.国家财政拨款新建的企业
C.国家向私人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D.国有企业购买私营企业的一部分股份
6.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()
A.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.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
C.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.是社会发展经常的、必要的条件
7. 辩证的否定是()
A.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 B.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定
C.主观任意的否定 D.既克服又保留
8. 下列选项中说明量变是质变前提的有( )
A.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 B.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
C.不积细流,无以成江海D.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
9.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,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( )
A.不变资本B.可变资本
C.固定资本D.流动资本
10.下列选项中,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( )
A.矛盾双方相互转化B.矛盾双方相互区别